太阳诚集团0638cc有限公司环境公开信息
为了响应环保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部令第31号)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条例》,积极的履行河北省重点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特别是环境责任与义务;以优秀企业、绿色企业作为企业蓬勃发展的原则;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操作作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方法;以节约能源、防止污染、绿色生产作为公司清洁生产的目的;向社会公开本企业的环境信息情况,以实现企业、环境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
一、企业信息
名 称:太阳诚集团0638cc有限公司
类 型:有限责任公司
住 所:沧州市渤海新区黄骅港南疏港路中段
法人代表:王之全
联系电话:03175607668
信用代码:911309837825909566
经营范围:生产溶剂油、硫磺、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氢气,石油沥青;销售重油、润滑油、石油沥青、渣油、蜡油、工业燃料油、石油焦、化工产品、防火涂料;进出口业务(已发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二、 排污信息
排污许可证许可内容:
150万吨/年重交沥青项目、100万吨/年渣油加工工程项目、350万吨/年重交沥青项目 ;COD:110.232吨/年、氨氮17.808吨/年、二氧化硫13.376吨/年、氮氧化物130.838吨/年
证书编号:911309837825909566001P
有效期限:2017年12月28日至2020年12月27日
发证机构:沧州市环境保护局。
执行标准:1、《石油炼制至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放标准》(GB8978-1996);
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污染物排放情况如下表:
排口名称 废水排放口 | 排口名称 | 排口经纬度 | 产生工段 | 排放主要污染物 | 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 | 排放标准 | 排放去向 | 达标情况 |
WS-1 | 117°42ˊ20" | 污水处理厂 | COD 氨氮 | COD:109mg/l NH3-N:2.89mg/l | COD:120mg/l NH3-N:30mg/l | 渤投污水处理厂 | 达标 | |
废气排放口 | 导热油炉烟气 | 117°42ˊ1" | 动力车间 | 烟尘 SO2 NOX | 烟尘:5.5mg/m3 SO2:50mg/m3 NOX:104mg/m3 | 烟尘:20mg/m3 SO2:5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150预处理+深拔加热炉烟气 | 117°42ˊ5" | 150沥青装置 | 烟尘 SO2 NOX | 烟尘:5.7mg/m3 SO2:3mg/m3 NOX:130mg/m3 | 烟尘:20mg/m3 SO2:10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
350预处理+深拔加热炉烟气 | 117°42ˊ5" | 350沥青装置 | 烟尘 SO2 NOX | 烟尘:3.2mg/m3 SO2:5mg/m3 NOX:126mg/m3 | 烟尘:20mg/m3 SO2:10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
加氢加热炉烟气 | 117°42ˊ49" | 加氢车间 | 烟尘 SO2 NOX | 烟尘:5.4mg/m3 SO2:4mg/m3 NOX:115mg/m3 | 烟尘:20mg/m3 SO2:10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
重沸炉烟气 | 117°42ˊ47" | 加氢车间 | 烟尘 SO2 NOX | 烟尘:7.8mg/m3 SO2:4mg/m3 NOX:130mg/m3 | 烟尘:20mg/m3 SO2:10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
制氢转化炉烟气 | 117°42ˊ48" | 制氢车间 | 烟尘 SO2 NOX | 烟尘:4.8mg/m3 SO2:4mg/m3 NOX:125mg/m3 | 烟尘:20mg/m3 SO2:10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
焦化加热炉烟气 | 117°42ˊ49" | 焦化车间 | 烟尘 SO2 NOX | 烟尘:6.8mg/m3 SO2:9mg/m3 NOX:126mg/m3 | 烟尘:20mg/m3 SO2:100mg/m3 NOX:150mg/m3 | 直排 | 达标 | |
焚烧炉烟气 | 117°42ˊ20" | 硫磺车间 | SO2
| SO2:203mg/m3
| SO2:400mg/m3
| 直排 | 达标 |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 | 装置名称 | 投运时间 | 处理能力 | 处理工艺 | 运行情况 | 备注 |
1油气回收装置 | 2017年 | 1200m3/h | 冷凝+吸附 | 正常 | ||
2污水臭气处理系统 | 2015年 | 20000m3/h | 吸附+碱洗 | 正常 | ||
3污水处理厂 | 2015年 | 150m3/h | 隔油+二级气浮+a/o+臭氧氧化 | 正常 |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 项目名称 | 环评审批单位 | 审批文号 | 竣工环保验收单位 | 验收文号 |
150万吨/年重交沥青项目 | 黄骅市环境保护局 | 黄环批字[2012]2号 2012年5月23日 | 黄骅市环境保护局 | 黄环验[2015]017号 2015年9月10日 | |
100万吨/年渣油加工工程 | 黄骅市环境保护局 | 黄环批字[2013]9号 2013年12月10日 | 黄骅市环境保护局 | 黄环验[2015]018号 2015年9月10日 | |
350万吨/年重交沥青项目 | 黄骅市环境保护局 | 黄环批字[2015]31号 2015年12月9日 | 黄骅市环境保护局 | 黄环验[2016]006号 2016年3月1日 |
五、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等情况
我公司危险废物主要为:251-002-08、251-016-50、251-018-50、261-019-50,2018年251-002-08计划产生量80吨由黄骅新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处置,2018年251-016-50、251-018-50、261-019-50计划产生量90.6吨由格尔木基利达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处置。
六、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事故造成的损失情况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16年6月14日,太阳诚集团0638cc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沧州市环境保护局备案。 备案编号:130983-2016-086-M 包括:1、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3、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报告 |
是否发生污染事故及造成损失情况 | 否 |
七、开展自行监测工作情况及监测结果;
自行监测情况及检测结果 | 2018年1月委托河北鸿康监测有限公司对全厂污染源进行监测。 检测结果:受该公司委托,对其外排污染物进行了监测。根据检查情况和监测结果, 形成的监测情况如下; (-)废气: 有组织废气:该公司预处理+深拨加热炉(150万吨/年重交沥青项日)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9mg/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8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84mg/m3;预处理+深拔加热炉(350万吨/年重交沥青项目) 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2mg/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1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8mg/m3;加氢加热炉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6mg/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3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8mg/m3重沸炉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4mg/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6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49mg/m3;制氢转化炉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9mg/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8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79mg/ m3;焦化加热炉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1mg/m’,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2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8mg/ m3;硫磺尾气焚烧炉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9mg/m3,加氢裂化进料加热炉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1mg/ 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32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1mg/ m3;重整四合一炉、催化剂再生烟气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mg/m3,二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45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86mg/m3,氯化氢浓度最大值为1.8mg/m3;均符合《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3、表4标准。硫磺尾气焚烧炉氮氧化物浓度最大值为121 mg/ m3,排放速率为0.6kg/h,符合《大气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2标准。硫化氢排放速率最大值为5×10-5kg/h,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2标准。导热油炉(20吨蒸汽)颗粒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5mg/m3,一氧化硫折算浓度最大值为9mg/m3,氮氧化物折算浓度最大值为137mg/m3,烟气黑度为〈l,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 表3标准。污水废气处理装置非甲烷总烃最大浓度值为97.04mg/m’,苯最大浓度值为0.458mg/m3,甲苯最大浓度值为0.1000 mg/ m3,二甲苯最大浓度值为0.0326 mg/ m3;油气回收装置非甲烷总烃最大浓度值为77.20mg/m3;重整四合一炉、催化剂再生烟气非甲烷总烃最大浓度值为24.66mg/m3,均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表1标准。无组织废气:该公司无组织排放颗粒物浓度最大值为0.59mg/m3,氯化氢浓度最大值为0.15mg/m3,苯并芘浓度未检出,均符合《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表5标准。无组织排放氨浓度最大值为0.08mg/m3,硫化氢浓度最大值为0.005mg/m3,臭气浓度浓度最大值为16 ,符合《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表1标准。非甲烷总烃浓度最大值为1.77mg/m3,苯浓度为0.0779mg/m3,甲苯浓度最大值0.0412mg/m3,二甲苯浓度最大值为0.0212mg/m3,均符合《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 表2标准。 |
八、排污费(税)的缴纳、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情况
排污费缴纳情况 | 2017年足额缴纳排污费560132.11元 |
九、对职工进行的环境保护培训状况
职工环境保护培训状况 | 建立年度环保培训计划,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及技能培训。 |
十、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环境信息
危化品信息:
一、柴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柴 油
化学品英文名:diesel oil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可作为燃料,用于柴油发动机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3; 急性毒性-经口-3,对水环境的:- 长期慢性1,急性毒性-吸入-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吸入致死。警示词:危险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吸 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食 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泄 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火 灾: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 25℃。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采用焚烧法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物理化学::本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对水生生物有毒,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 | 浓度(%) | CAS No. |
烷烃 | 55% | 63449-39-8 |
环烷烃 | 25% | 64771-72-8 |
芳香烃 | 16% | 64742-95-6 |
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
急救:
吸 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食 入: 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 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五部分 消 防 措 施
特别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 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 25℃。应 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相关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 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二、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轻质燃料油
化学品英文名:light fuel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可作为燃料,用于轻质燃料油机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易燃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类别3.3; 急性毒性-经口-3,对水环境的:- 长期慢性1,急性毒性-吸入-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吞咽会中毒; 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吸入致死。警示词:危险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吸 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食 入: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泄 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火 灾:用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25℃。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 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采用焚烧法处置,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物理化学::本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轻质燃料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轻质燃料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环境::对水生生物有毒,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 | 浓度(%) | CAS No. |
烷烃 | 56% | 63449-39-8 |
环烷烃 | 25% | 64771-72-8 |
芳香烃 | 15% | 64742-95-6 |
第四部分 急 救 措 施
急救:
吸 入:如果吸入本品气体或其燃烧产物,脱离污染区。把病人放卧位,保暖并使其安静。开始急救前,首先取出假牙等,防止阻塞气道。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用活瓣气囊面罩通气或有效的袖珍面具可能效果更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送医院或寻求医生帮助。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用流动、清洁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果疼痛持续或复发,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食 入: 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 服用液体。意识清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寻求医生或医疗机构的帮助。
第五部分 消 防 措 施
特别危险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用砂石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 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 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得超过 25℃。应 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未制定标准
PC—TWA(mg/m3):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未制定标准
生物限值: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相关资料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 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液化石油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液化石油气
化学品英文名:Liquefied petroleum gas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石油化工的原料, 也可用作燃料。
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极度易燃气体。微毒,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直接接触可致冻伤。重度中毒可致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GHS危险性类别:
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易燃气体-2,生殖细胞突变性-1B,对水环境的:-急性2,对水环境的:- 长期慢性2,急性毒性-吸入-5。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气体; 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对水生生物有毒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吸入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如食入,立即就医。 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肥皂水和水冲洗。如 发生皮肤刺激,就医。受污染的衣着在重新穿用前应彻底清洗。 收集泄漏物。 发生火灾时,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
安全储存: 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 在安全罐区内储存。
废弃处置: 对残余废气或钢瓶泄漏出的气体用排风机排放至空地方或装设适当煤气喷头烧掉。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
物理和化学危险: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健康:: 急性中毒:本品有麻醉作用。有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可致皮肤冻伤。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低浓度者,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环境::对水生生物有毒,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 √混合物
危险组分 | 浓度或浓度范围质量分数,%) | CAS No |
丙烷 | 40 | 109-66-0 |
丙烯 | 10 | 115-07-1 |
丁烷 | 20 | 106-97-8 |
丁烯 | 20 | 78-94-4 |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 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 入:去医院催吐。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进入事故现场和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肾上腺素类药物可诱发心室性心律不齐,忌用。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
a)适用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b)不适用灭火剂:禁止用直流水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
特别危险性:
易燃液体和蒸气。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在火场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隔离事故现。刮薰厝嗽苯。
收容和处理消防水,防止污染环境。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人员防护措施 、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橡胶手套。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或限制性空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 、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小量泄漏:切断火源。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大量泄漏: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并注意泄漏蒸汽冻伤,佩戴防冻服装、眼镜、手套和鞋。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操作处置应在具备局部通风或全面通风换气设施的场所进行。
避免眼和皮肤的接触,避免吸入。个体防护措施参见第8部分。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避免与氧化剂、卤素等禁配物接触(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使用后洗手,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饮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0℃。
应与氧化剂、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禁配物参见第10部分)。
保持容器密封。
远离火种、热源。
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
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组分名称 | 标准来源 | 类型 | 标准值 | 备注 |
液化石油气 | 美国(ACGIH) | TLV-TWA | 1000ppm | |
液化石油气 | 中国 | PC-TWA | 1000mg/m3 | |
PC-STEL | 1500mg/m3 |
生物限值:
组分名称 | 标准来源 | 生物检测指标 | 生物限值 | 采样时间 |
— | — | — | — | — |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泻险区。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系统防护: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